【分析】
當模板的卡具沒卡緊時,澆搗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會將局部模板向外推移,造成脹模,混凝土變形突出墻面。圈梁混凝土內外側不平,上口彎曲歪斜,不成一直線,砌上層墻時局部挑空。由于脹模導致混凝土漏漿,水泥砂漿流掛在墻面上,污染了墻面,給下道工序增加麻煩。
【措施】
1.圈梁或構造柱的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在墻內留穿墻扁擔木或卡具的施工方法,圈梁扁擔木留在梁下二皮磚統(tǒng)一標高上,支側模時應拉通長直線,保持模板上口平直,上口寬度應有臨時撐頭控制,上口斜撐與穿墻扁擔木、上口橫檔釘牢,圈梁上口標高用豎棒按標高控制線測定,使其在同一水平線上。構造柱的模板卡具留洞在墻體大馬牙槎兩側對稱留置。
2.圈梁或構造柱模板應與墻面貼緊,卡具夾緊,使用的木制卡具或鋼管卡具等應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有損壞的應修整或更換。
【分析】
拆模后,預留門(洞)口扭曲、歪曲、不方正。門洞口預留位置不正。尤其是門(洞)口一側常設有小斷面柱子,容易出現(xiàn)嚴重蜂窩、麻面。后立門口的預埋木磚振搗混凝土時容易移位,甚至找不到。
原因分析如下:
1.門口固定不牢,澆筑混凝土時位移變形。
2.門口兩側混凝土沒有同時均勻澆筑,或兩側澆筑高度差太大,造成受力不均,將門口擠偏。步混凝土澆筑高度過高,也會造成門(洞)口下部變形過大。
3.門(洞)口尺寸與墻厚相同,鋼模壓口不嚴密,支撐不牢,容易發(fā)生位移和漏漿。
4.假口拆模時用大錘猛擊,模板被砸壞,重復使用時容易造成漏漿。
5.門(洞)口邊(尤其是小柱、門頂暗梁)鋼筋較密,振搗不實,產生露筋、蜂窩或孔洞。
6.木磚固定不牢或受振搗過猛,發(fā)生位移或掉落。
f、為防止在澆筑外墻混凝土時污染下層墻體,在大模板下方沿墻四周粘貼寬膠帶紙,并用100×100方木撐開,使個別部位流出的漿不至于滴到墻上。
2)安裝前的準備工作:
a、大模板運到現(xiàn)場后,要清點數(shù)量,核對型號,清除表面銹蝕和焊渣,板面縫隙要用環(huán)氧膩子嵌縫,模板背面要刷好防銹,并用醒目字體注明模板編號,以便安裝時對號入座。大模板的平臺、欄以及鐵爬梯,必須齊全。
b、進行模板的組裝和試裝,必須對自穩(wěn)角進行調試,檢查地腳螺栓是否靈便。
c、吊裝前,應對大模板進行試吊裝,檢查模板和吊具的整體穩(wěn)定性,確無問題后,按設計的安裝順序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