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軟地基上,不牢固或剛度不夠,混凝土澆筑后局部產生較大的側向變形,造成凹凸或鼓脹。
2.模板支撐不夠或穿墻螺栓未鎖緊,致使結構膨脹。
3.混凝土澆筑未按操作規(guī)程分層進行,一次下料過多或用料斗直接往模板內傾倒混凝土,或振搗混凝土時長時間振動鋼筋、模板,造成跑?;蜉^大變形。
4.組合柱澆筑混凝土時利用半磚外墻作模板,由于該處磚墻較薄,側向剛度差,使組合柱容易發(fā)生鼓脹,同時影響外墻平整。
【分析】
墻體垂直偏差大,超過規(guī)范要求。有的整個一道墻都很嚴重,有的只是一端傾斜嚴重。墻體垂直偏差過大將影響樓板擱置長度,也易造成墻體局部支承壓力增大。
原因分析如下:
1.支模時未用線墜靠吊,或擰緊穿墻螺栓后未進行復查。
2.大模板地腳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體猛烈沖撞后(如外墻板的碰撞等)發(fā)生傾斜變形,事后又未進行糾正。
3.大模板本身變形,扭曲嚴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腳螺栓未擰緊;振搗混凝土時過猛,使模板發(fā)生變位。
【分析】
1.異形柱陰角處無法設置柱箍,陰角處木模固定完全靠銷栓或對拉螺栓,由于銷栓和螺栓數量配備不足,在混凝土振搗時產生脹?,F象。
2.樓面平整度差。立模前未用水泥砂漿找平或封堵,封模后用木片、水泥袋紙等塞縫,澆筑混凝土時水泥漿外溢,拆模后有紙片、木片等嵌入混凝土內。
3.模板拼縫不嚴,陰角處的模板剛度不足,振搗棒插入混凝土內過深,振搗時間過久,使模板底部承受的側壓力過大而漏漿,出現蜂窩、麻面或露筋。
4.柱模板未澆水濕潤,柱混凝土澆筑前未鋪一層水泥砂漿。